概述 小儿疝气是胚胎发育时期的缺陷性疾病,男性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由腹股沟通道降至阴囊的,这一时期如果腹股沟鞘状突发育不良或关闭不完全,(女孩子则因腹股沟三角区薄弱)当小儿出生后由于哭闹或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导致腹腔内物脱离原位,在腹股沟或阴囊形成可复性包块,即成为疝气。
小儿疝气发生率为2-3%;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8-9倍;早产儿发病率是正常儿5-6倍,同时可患有脐疝和两侧腹股沟疝气;临床发现有该病家族史的患儿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患儿;小儿出生后的30天-180天之间是疝气发生的高危阶段。这一阶段小儿生理机能处于不稳定时期,极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、便秘、腹泻、呼吸道疾病及引起腹内压增高等发病因素;
症状 小儿哭闹、努挣时腹股沟处突起包块肿物,有时可下降至阴囊(女性下降至大阴唇部位);静卧时或用手按压可自行消失,即称为可复性疝;当包块内的内容物堆积过多,疝口因疼痛刺激而收缩,增加了复位的难度,使疝内容物无法还纳腹腔,则会出现腹痛、腹胀、呕吐、大便不畅、烦躁不安,即称为疝堪顿(堪顿疝)。当疝堪顿时小儿常剧烈哭闹,在腹压继续增高的情况下包块增大变硬,触痛明显,表皮光亮,皮温上升;如果肠管长时间不能还纳复位腹腔,肠管即会发生水肿,疝口因疼痛而发生闭锁现象,继而发生疝绞窄,此时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得当便会发生肠管缺血性坏死、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。
治疗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―小儿疝气不开刀完全有可能治愈!
对于小儿疝气的治疗是否必须手术,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。目前公认的是,除非万不得已的情况下(发生疝堪顿、疝绞窄)尽量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。早期积极采取各种非手术治疗措施;受其机能和受体的特殊性的影响,绝大多数患儿在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照料下可以得到彻底治愈的。。避免那种不计后果,用“一刀切”治疗模式对待小儿疝气患者。
小儿患者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,其中有8-15%左右的患儿在经过精心护理下而得到自愈(声明:小儿疝气嵌顿率较高,消极等待自愈有很大的风险)。98%以上的小儿疝气均可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得到彻底治愈。因其生理机能和受体的脆弱性,既不能消极等待病情自愈,也不可盲目进行手术治疗。正确的方法是,早期积极采取有效非手术治疗方法;充分的利用小儿自我修复能力强这一最佳治疗时机,使其在没有出现其它合并症的情况下在早期得以彻底治疗。
(1)无创疝环封合疗法: 是一种无创观念的非手术根治腹外疝的治疗方法。具有疗效快,不破坏局部正常的生理解剖层次,抗复发能力好等特点,其主要治疗原理是应用多肽、多醣、胶原蛋白酶等生物组织再生作用,刺激腹股沟区的局部组织发生良性增长,迫使疝环缩小,从而阻止疝内容物脱出,达到无损修补的效果。该疗法借助现代高科技检测定位注射技术,使物精确、高效地作用于疝环缺损组织。是目前公认的根治小儿疝气的首先治疗方法.
(2) 三维治疗法:是非手术治疗疝气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。尤其适应于老年疝气、儿童疝气、手术复发疝和各种原因不能采用无创疝环封合治疗的患者。该疗法最大的特点的:不手术,见效快,安全可靠,使用方便,老少皆宜。一。通过疝带的磁作用促使疝内容物迅速还纳腹腔;杜绝疝块托出;二。口服物提举中气、增强腹股沟韧带的弹性使疝环回缩还原整固闭合;三。穴位帖敷物能通过经络通道产生的高强度动力。可迅速由腹壁血络直接进入病灶区,从而达到一种三维的立体修复加固效应。绝大多数患儿均可达到治愈(总有效率在90%以上);对于通过“三维治疗法”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则应采用“无创疝环封合疗法”。
典型病例:小儿嵌顿疝的紧急处置
典型病例:魏遥遥,性别:男,年龄:2月。
出生后第7天时,家长发现小儿哭闹异常、吐奶,随即发现小儿腹股沟处有一包块,用手按压即消失。家长开始并没有在意。此后小儿经常吐奶、厌食、烦躁、嗜睡、大便时干时稀,精神和面容明显差于同期幼儿。患儿50天时小儿突然剧烈哭闹,原腹股沟处的包块已大至鸭蛋大小,用手按压也不消失。随来我院就诊。经超声检查,阴囊内见肠蠕动波,底部有2.5cm x3.0cm无回声区,局部血运微弱。诊断为:嵌顿疝。
我院医生会诊后立即制订了两套治疗方案;(1),物理+手法复位成功后行“三维疗法”治疗;(2)手法复位,一小时,如不成功侧行急诊手术。
临时处置:(1).复位神阙穴贴敷;(2).包热熨腹部;(3)手法按摩复位。
结果:20分钟时,疝囊缓慢收缩,包块变软;40分钟后,包块逐渐变小,直至消失,复位成功。患儿停止哭闹,转入睡眠。处方以“三维疗法”。20天后复诊,疝气包块已经消失,小儿的面色和精神状况明显好转。随后又进行了两个疗程的巩固治疗。随访五年未见复发。
下一条信息:小儿疝气手术治疗的危险性